Saturday, June 28, 2014

日本人的色彩感覺與文化(1)


生活中,可以體會到同樣作為東方人,日本人對顏色的認識和
自然界的巧妙利用,與漢文化國家的很多不同。



日本人注重自然,生活中也儘量取自自然。
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不知你是否品嘗過日本的梅干?





梅干有很多做法,所以自然也有很多種顏色。
我最感興趣的是通紅通紅的,看了會勾起你的食欲。

然而,這種紅,卻不是加入了任何化學添加成份,
它是用一種叫紫蘇的植物。

紫蘇,其實中國也有,只是不大在餐桌上看到。
日本人喜歡紫蘇,紫蘇有青紅2種,紅的加入梅干,最後會變成
這樣通紅通紅的。



紫蘇有清香味,青紫蘇日本人還用於壽司、生魚片裡。


它刺激人的視覺神經,讓人對食品增加了一些新鮮、清潔之感。



               青紫蘇
  




                  紅紫蘇



梅干是日本的傳統食品,它對人體健康有很多益處,

除了激活人體新陳代謝,淨血液,抗人體氧化效果。


夏季,盒飯裡放一顆梅干,還可以保鮮,這是古人的智慧。


紫蘇也有類似效果。
生魚片裡,加一葉青紫蘇,除了保鮮,還可清香爽口。


(待續)

Saturday, June 07, 2014

日本美術「大和繪」

16的「」,也算是「大和」的代表


「浜松图屏風」,出自日本室町時代的土佐派画家之手,
作品为61双;紙本着色,每幅縦106.0;横312.5厘米,
现作为重要文物藏于東京国立博物館。

画面从右开始随着春夏秋冬的推移而出
是一幅运用传统题材的四季花






在「」里,除了出20种植物,有蝴蝶、20多种小
它表常的自然与人的生活成一体,人体会到通四季的化和
生命的盛衰,热爱生命。作品整体上云母,云彩部分用了很多金箔,
极富装性。

」局部

中川紀元的油畫

有日本長野縣的“畫聖”之稱的画家中川纪元,
早年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雕刻,1919年奔赴法國,
直接师从马蒂斯。







中川紀元「風景(ポルト・ド・オルレオン)

回国后执教于文化学院,與二科会的前卫成员成立绘画团体“action”,并积极推进美术运动。

1930年,中川纪元去中国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旅行,
后在上海举办了个展。

日本秋田蘭畫


日本在享保改革後,基督教得到解禁,迎來了大興蘭学熱的時期。

18世紀後期,日本北部的秋田,出現了“秋田蘭畫”,
它是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加入一些西洋畫法,其中有不少是屬于“南蘋派”的畫法,秋田蘭畫是 “和,漢,洋” 的一種混合體。


小田野直武「東叡山不忍池」(1770年代)


富岡鉄斎的畫


有日本文人畫家之稱的富岡鉄斎( Tomioka Tessai;1837~1924),

日文「とみおかてっさい」;他的原名為富岡百炼,字无倦。
生于京都的富岡鉄斎,从大角南耕和浮田一蕙习画,但基本靠自学,
后做起神社宫司。

富岡鉄斎於1882年后还俗,從畫及治學生涯,成為帝国美術院及
日本南畫社成员。
據說他一生崇拜苏轼,還与當時逃亡日本的中国文人羅振玉、
王国维等有交往,与吴昌碩也有信函往来,切磋書畫技藝。

中国北京和上海曾於1986年10月为纪念富岡鉄斎舉辦過
富岡鉄斎诞生150周年书画展览。


老實說,比起江戶時代,我不太欣賞他的作品。
有不少缺少品味,題材也相當庸俗。


富岡鉄斎精于汉诗文,绘画能融日本水墨画与中国明清文人画为一体。
但是,如果你比較一下江戶時代的日本畫家,池大雅、與謝蕪村等人,
人物畫還有些新意,山水畫有些會覺得倒胃口,簡直就是「四王」的日本版,
遠不如「四王」。








整體說來,日本人畫的很僵,很死板,感覺不到文人畫應有的「靈氣」
他們喜歡這種僵氣的作風,這種作風用於日本畫,則是很不錯的。

富岡鉄斎繪畫共约2万幅,有卷轴、障屏、册页、扇面等,
多以日本和中国古典文学及传奇为题材,以构图宏大、笔法粗犷著称。

富岡鉄斎的繪畫裡找不到西方透视法的痕迹。
主要作品有《安倍仲麿明州望月图》,《隐士山中聚会》,
《不尽山顶全图》、《群仙高会图》、《武陵桃源图》、
《赤壁图》等。